现在,
过敏正困扰着
越来越多的
儿童。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受过敏问题困扰的儿童比例超过40%,其中儿童
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达15.79%, 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率达12.94%。
针对
儿童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疾病,
专家表示,部分
家长对
科学预防和
用药缺乏了解,没有做到及时
规范的
治疗。
面对儿童过敏,如何科学预防治?
7月8日,在由
上海报业
集团、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办公室
指导,拜耳健康
消费品
公益支持的“科学抗敏,童趣无限——儿童过敏科普
宣传教育活动”上,复旦
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许政敏教授和长海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英教授接受了
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

不要陷入“过敏性鼻炎会自愈”的误区
“过敏性鼻炎如果得
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
发展成哮喘;患过敏性鼻炎的
孩子还常常出现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等一
系列并发症,给孩子的
生活、
学习带来很大
影响。” 许政敏表示,合理用药、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过敏
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许政敏说,“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塞是过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状,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应
警惕是否是过敏性鼻炎。”此外,家长还要分清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感冒一般病程在7到10天,鼻涕呈黏稠状,常伴有喉咙痛或有发烧。而过敏性鼻炎病程一般大于两周,鼻涕呈清水状,常伴有
家庭史。
许政敏进一步表示,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往往同时存在,近80%的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会危害
生命,所以家长要
重视过敏性鼻炎的防治。
如何科学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许政敏指出,2019年我国
发布了第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患者《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其中首次提出了儿童过敏鼻炎的“阶梯治疗
模式”:对于轻度的患者,二代口服抗
组胺药是一线用药;对于中-重度患者,二代口服抗组胺药+鼻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其中抗组胺药的疗程不少于2周。许政敏特别提醒到,家长需要遵循医嘱用药,足疗程用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除了科学治疗,许政敏
建议家长要更重视日常预防。要避免接触
过敏原,衣食住行方面也要注意,注意
环境的
整洁、通风,花粉季节
减少外出,只有多方面关注才能更好地预防儿童过敏。
儿童
皮肤过敏,非必要不用查过敏原
王英表示,儿童皮肤过敏主要由遗传
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和
宝宝自身因素等引起。当孩子身上反复出现皮疹,家长要重视,及时前往皮肤科、变态反应科就诊。
“儿童皮肤过敏,小时候主要会因食物引起,大了多受外界接触物影响,如橡皮泥、穿着的衣物和周围环境。”王英说,预防儿童皮肤过敏,要从家庭到
学校再到活动场所都需要关注起来。
王英认为,儿童长期皮肤过敏,会造成
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影响。从生理上讲,瘙痒影响孩子睡眠,从而会影响
成长发育。更
让人担心
的是心理上的影响,孩子瘙痒
自然会搔抓,表现症状像
多动症,如果在学校控制不住搔抓,
也会影响到同学,
老师在不知情下,
就会对孩子产生
误解。
王英进一步表示,过敏性疾病治疗
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把关注点放在
管理上,对食物及生活接触物的管理。
她说,对于儿童过敏,要更注重预防。原来家长只是关注皮肤疾病本身的治疗,现在要将皮肤屏障修复提上日程。其次,对于过敏疾病的反复,家长要有科学的认识,走出过敏疾病能根除的误区。多关注疾病的间歇期和缓解期。对于不同病种,合理用药,采取阶梯式疗法。
例如慢性荨麻疹治疗,王英建议,儿童患者首选就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参考年龄、体重确定给药剂量,治疗有效,症状控制稳定后,再逐渐减少剂量。《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建议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
时间。对于湿疹,在用药上,可以从一天两次,到一天一次,到
两天一次,一周两次……最终用护肤霜取代。
对于家长比较
关心的,要不要给孩子排查过敏原。王英指出,
通过大量
实验证明,对于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非必要不用做过敏原排查。孩子接触的过敏原很多,但排查试剂有限。家长可以通过生活日记,记录孩子日常,排查孩子的过敏原。在高敏
阶段规避疑似过敏原接触。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