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君说:
椰风、海韵、阳光、沙滩……祖国最南端的
海南岛,是目前
中国大陆唯一的
自由贸易港。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南自贸港的起步。
海南,位于
世界地图的中央,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
战略支点,将成为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即将对标
的是世界最高
水平的开放形态。
《关于支持海南深化
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中指出,
国家支持海南勇担
教育现代化区域
创新试验的
时代重任,打造
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
发展新标杆。
如何
理解这个“新标杆”?
4月,海南陵水黎安
国际教育创新
试验区管理局
相关领导在“海南
未来教育论坛暨教育领导力峰会”上,对海南
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发展框架做了一次全面的揭秘。
他介绍,在国家“雄安”、“海南”、“粤港澳”和“长三角”的试点规划中,海南的定位是对外开放,
目标是做成中国最开放的教育岛。
“我们总结的,其中就包括高素质、
国际化、创新型
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留学重要
目的地,以及要成为中外名校荟萃的教育之岛。”
该领导透露,两三年来,
教育发展在海南深入人心,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相对广泛的共识,各方面对做教育,
尤其是优质
教育资源的落地非常支持,“要地给地、要钱给钱,这也非常不容易”。
我们期待,在自由贸易港
政策背景下,海南的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将有更加开放的政策,能够真正像新加坡、中国香港、
迪拜等全球知名的自贸港一样,成为政策高地、
投资高地,也成为各
领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交汇点。

教育政策支持
国内独一无二
试验区管理局相关领导介绍,海南
学生总量不大,客观讲,海南目前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规模指标属于
全国平均水平,个别指标略高,但整体
质量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高位嫁接、
引进优质教育
资源是海南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的措施。
2018年以来,海南全省累计签约各类教育
合作项目100余个,已落地实施约70个,累计开工各类教育项目444个,总投资200多
亿元。
目前,在
高校领域,海南已与国内外37所
大学签约。至今年9月,有10多所已经落地招生;在
中学领域,也引进了如哈罗、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53所
学校。
而从《方案》中可以看到,在整个自贸港建设中,中央给海南的教育政策支持也非常宽,可谓目前国内独一无二——
明确支持海南建设理工农医类国际教育创新岛;
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
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
独立办学;
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
研究机构在海南
设立分支机构;
鼓励国内重点高校引进
国外知名大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
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取消
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注册
登记后即可开展
业务;
探索境外高水平
企业独资办学……
值得注意的一大突破是,其中“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是海南
拥有的目前中国境内唯一的教育准入政策。而此前,进入中国的所有外国办学机构必须找到一个中国主体进行合作。
什么是国际学校?
在
教育部的话语体系没有“国际学校”这个词,从来说的
都是教育国际化学校。
当下的国际化学校最早借鉴于当时
在中国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学校受到中国先富起来
家庭的欢迎,就开始做国际化教育的学校,但是从未有一个正式的命名,而在这份《方案》中,正式给出了“国际学校”的称呼。
那么,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学校该如何定义,如何发展?
对此,他谈了
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目前来说,对国际学校,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概念界定。不过,经过一
系列的调研分析,海南
想做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
认可的国际
教育体系”。
“中国所需要的国际教育,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
育人方向,而不是照搬国外,这不符合中国政府对发展国际教育的初衷和需求。”
他说,“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外
课程设计的
逻辑,借鉴
融合,打造出在中国能够落地生根的国际课程。同时,这个体系要与国外大学的
入学体系打通。”
此外,他还坦言,由于国际学校本身具备带动较强
消费的
能力,因此海南
计划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校的另一目的是
吸引教育消费的回流。
他介绍,如今在海南贸易自由便利,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零关税等措施已经开始实施。
例如:
对于办学来讲,在海南自用的经营的生产设备走的是零关税,包括学校进口自用的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以及高端
体育训练设施设备等;
对于很多国际学校来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是企业
运营成本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两个税收低税率的落实,非常有助于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加入;
土地出让政策也更加灵活,特别对教育用地,包括出让、出租、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
方式;
第一批国际通信入口已经正式试点实施,确保跨境
数据流动、访问国外网站安全有序;
在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方面,海南
也有更好的
解决方案,按海南省委省政府目前的说法,2027年争取实现“封关”,成为如同香港一样境内关外的地区,加上自由通关,货物进出也更加便利。
重大
平台如何布局 ?
之后,该领导还介绍了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几项重大平台布局: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2个国际学校小镇
陵水教育试验区位于一半岛上,总规划12.72平方公里
由中国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主要为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的
高等教育板块
另,附近陵水县及万宁
兴隆配建了两个占地1000多亩的国际学校小镇,正在招商,准备各引进8至10所学校,总体的思路是委托一个机构牵头,统筹各方力量总体开发,负责小镇资源的引进、经营和管理。
相关领导介绍到,小镇有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是重资产投资,且资金不少;二是国内外知名国际学校资源;三
是有运营学校的能力。“现在国内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的机构非常少,我们基本没有找到,所以
更多倾向于联合体来做。”
园区对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给予非常大的空间,试水“大共享、
小学院”——把公共
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资源让各高校共享使用。如此一般就灵活起来,可以看到一个空间内有不同的学校在交流,学生则可以在园区内不同的学校选修不同的课程,接触到不同国家及地域的
文化。
他说,我们正在推进一个口号,叫做“留学海南,等于留学国外”。虽然国内有中外合作办学,但很多
家长仍
选择把小孩送出去,主要是看重留学氛围的营造。我们这个园区大部分是国外的高校独立办学,
希望能打造出更加具有弹性和国际化的
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感到在这里与出国留学没有太大区别。
进展:已签约引进16所中外名校,包括与
北京体育大学合作的百强名校阿尔伯塔、与中国
传媒大学合作的考文垂
学院,主攻设计,特色鲜明。
目前34个项目中有17个已开工,到年底大部分将竣工,2022年开始大规模招生。
三亚崖州湾科教城
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进展:2020年已有5所学校招生,今年可能要增加至10所。
洋浦经济开发区
德国知名的比勒费尔德应用
科技大学独立办学。
进展:已签署省校合作协议,与企业合作紧密,正签约引进世界知名的瑞士酒店。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进展:围绕着产业发展需求,在产业园区布局引进医学院
此外,他还介绍,有不少京、沪等中国自创
品牌的本土教育品牌也在海南洽谈。
“我们也非常欢迎。两个角度,一是改善营商环境,二是作为产业来推。这些学校基本具有自主课程研发能力,本土化特色鲜明,尤其是当前的背景下,课程可控性强,
风险相对比原版风险小。”
在布局上,却没有
太多落地区域的限制,更多倾向于
市场行为,以属地市县为主洽谈引进。但政府很
关心四个标准:
一是优质性;二是真实性;比如,是不是这个学校?是不是真的派
校长、
教师和大批的骨干教师来?三是可持续性;考验学校的招生、
宣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风险可控。
最后,试验区管理局相关领导谈到了接下来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合作愿景。
下一步,考虑的重点将是对四个层面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引进:
一为世界百强的国内外顶尖院校;二为中外合作办学;三为国际学校;四为
教育机构。
他表示,欢迎各个教育机构把总部设在海南,只要资金、财务和人事由海南机构控制,就可以享受到自贸港的优惠政策。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