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字号 超大 大 标准 小 分享两个操作性很强的
方法供你参考。

问题:
有的
育儿专家说要多多
陪伴孩子,多
关心孩子,有的育儿文章说不要让陪伴变成了
打扰和妨碍,
影响孩子的
发展。我都看糊涂了,我不知道我这样天天跟孩子泡在一起,是打扰还是关心,该怎么判断呢?
回答:
谢谢你的信任。
关心和打扰,看起来区分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同样一个行为,在不同的
关系中
意义差别很大。喜欢你,打扰可以是关心,“别怕打扰我噢!”不喜欢你,明明端
的是一颗热诚的心,对方
也会觉得你很烦。
判断孩子喜欢你的关心和陪伴,或者视你为打扰,不妨问问
你们的关系。
怎么问关系,简单的方法就是了解
自己的身体
感觉,问问自己的
情绪感受。你开心吗?感觉心里暖暖的吗?舒服吗?你也可以问问孩子,或者观察孩子,TA的表情和身体
语言是什么样的?敏感一点、坦诚一点,你会发现许多细微的迹象。有些时候,
你和孩子
相处甚欢,你的接近就不是打扰,而是陪伴和关心;有些时候,你觉得
不舒服,孩子也嫌你烦,那就多留个心眼,先试着调整一下两个人的空间。
当然,你
还可以从更
系统、更直观的
方式来观察你和孩子的相处
模式,判断我有没有帮助孩子
生活在一个既能感受到关心和陪伴,同时也享有不被打扰的权利的
家庭空间中。
花点
时间详细记录一下每天你和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从几点到几点,你们在做什么。给每一个小小日程加上两种备注:一,完成
这件事情时是单独一人、他人在场、他人积极参与还是他人激烈参与;二、标注自己和孩子在做这件
事情时的情绪指数,从非常愉悦、愉悦、一般,到不爽、非常不爽。你们的相处模式和陪伴关系会在这份表格中呈现出来:
你是关心不够,还是过度打扰,或者俩人相处颇为自在舒服。
如果孩子每天既有自在的独处时光,
也有你以不打扰的姿态在场的时候,还有你们积极
互动、愉悦相处的时刻,当然不可避免也有争执时刻,只要占比很少,那么,这应该可以算
是一个比较平衡的
亲子相处模式了。
作者简介:
尹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硕士,相信“
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本栏目以公开回信的方式回答读者有关亲子、情感、自我成长等问题,您可写下自己的困惑发送邮箱:yinlin@thepaper.cn。我们将对来信进行匿名处理,并隐藏关键隐私信息,以分享给有类似困惑的朋友,若您实在不愿公开发布,请在来信中注明。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要举报
关键词 >>
心理问答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